結直腸息肉的危害與防治/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風水銅錢

時間:2024-01-16 11:33:28 作者:風水銅錢 熱度:風水銅錢
風水銅錢描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消化內科 龔偉 楊根華】 “發現一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幸福一個家庭”。這是我們消化內鏡工作者的宗旨。消化道癌癥并不可怕,主要怕是晚期癌癥,提高消化道癌癥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最重要的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檢查早了,它還是一枚息肉,最多是早癌;檢查晚了,就是進展期癌,無論是預后、治療費用,還是生存質量都是天壤之別。 【病例分享】55歲的王大叔,平時沒有胃腸道的不舒服癥狀,但在子女的勸說下,來到我們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消化科預約了一次胃腸鏡體檢(圖1)。結果腸鏡檢查提示乙狀結腸一個直徑15cm的隆起性病變(圖2)。隨后王大叔在醫生的安排下住院并做了內鏡下的微創切除。術后病理提示腺瘤內癌,屬于結腸早癌,病理綜合評估為治愈性切除(圖3),術后不需做外科追加手術及化療等,只需要定期復查結腸鏡。一個腸鏡的檢查和微創治療,就摘除了一個埋在王大叔腸道里的定時炸彈,避免了以后可能出現的外科開刀手術和痛苦的化療過程。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結直腸癌已成為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西方國家其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 2~3 位,是消化系統中全球發病和死亡數量最多的惡性腫瘤。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統計模型預測顯示,2018年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超過521萬,死亡病例約248萬,新發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結直腸癌病例的30%。結直腸癌也已成為我國居民消化系統發病率第2、患病率第1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仍不斷攀升,疾病負擔沉重,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 結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或者完全沒有癥狀。一般來就診的患者可能表現為便血、腹瀉或便秘,而這些癥狀很容易誤診為痔瘡、結腸炎、腸功能紊亂等疾病,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視。因此建議對于50~75歲的普通風險人群,推薦每5-10年進行1次高質量結腸鏡檢查。高質量結腸鏡的定義為腸道準備良好、到達回盲部、保證足夠退鏡時間(除去活檢和息肉切除時間后保持至少6min的退鏡時間)腺瘤檢出率達到中國人群目標值的結腸鏡檢查。而對于有消化道息肉病或腫瘤家族史、男性、吸煙、肥胖、糖尿病、炎癥性腸病、便秘、便血、大便性狀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運動量減少(久坐不動)和高脂低纖維飲食等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的高風險人群,則應提早篩查、干預或增加檢查頻次,有助于提早發現及減少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的發生。 結直腸癌的預后與早期診斷密切相關,多數早期結直腸癌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可達90%,而晚期則不足10%,結腸鏡檢查是早期診斷的主要手段。篩查有助于結直腸癌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這是預防結直腸癌和降低結直腸癌累積病死率的重中之重。西方發達國家的結直腸癌病死率近年已呈下降趨勢,其原因也歸結于通過篩查及早發現并治療早期結直腸癌及其癌前病變。 我國絕大部分結直腸癌均在癌前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結直腸癌未能及時確診或延誤診斷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原因。它與其他腫瘤比較,發展相對緩慢,轉移較遲,如能提高對本病的警惕性,盡早做有關檢查(首選腸鏡),就能將它消滅在萌芽狀態。由于存在相對易于識別的癌前病變和有效的篩查手段,結直腸癌在很大程度上可防可控。 結直腸腺瘤又稱為普通型腺瘤,發生于結直腸黏膜上皮,是結直腸最常見的癌前病變,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經由經典的“腺瘤→腺癌”途徑癌變(圖4)。普通型腺瘤見于結直腸各段,大小不一,有蒂或無蒂,有時表面可見纖細的乳頭狀突起。大部分結直腸癌癌前病變進展緩慢,長達數年至數十年,篩查窗口期充分,基于篩查評分或問卷,非侵入式糞便檢測和結腸鏡檢查的篩查手段有效且便于人群推廣,使得早期發現和處理癌前病變成為可能。因此,結直腸癌是目前最有希望通過篩查實現防控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結腸鏡檢查(包括病理檢查)是診斷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的金標準,也是治療結腸病變的重要手段。85%~90%的散發性結直腸癌均遵循正常結腸黏膜→結腸息肉→結腸腺瘤→結腸上皮內瘤變結直腸癌的癌變途徑,因此內鏡下切除腺瘤可以阻斷結腸腺瘤發展至結直腸癌的可能性。既往多項研究已證實結腸腺瘤特別是進展期腺瘤的發生可顯著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和死亡率,切除結腸腺瘤后可顯著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所以,我們完全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只要趕在結直腸息肉癌變前做一次腸鏡,就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并內鏡下微創切除。早期發現與即時治療與晚期發現再作治療,醫療收費用相差10倍以上。如一個早期息肉癌變患者,大多無須開腹治療只行結腸鏡下治療即可,醫療費只需數千到數萬元左右,而中晚期結直腸癌,開腹手術治療加化療起碼數十萬元。不僅醫藥費用昂貴,而且患者痛苦大,并發癥、后遺癥多,預后較差(圖5)。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消化內科是深圳市重點學科、中國醫師協會基本消化內鏡醫師培訓基地、國家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協作中心之一、深圳市消化道腫瘤防治聯盟發起及主委單位,是深圳市唯一連續4年獲得了《復旦版中國醫院消化病專科聲譽排行榜》“華南區提名”的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成員是從南方醫院、珠江醫院及沈陽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等引進的高水平人才,均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干成員。消化內科下設2個消化病區(72張病床)、內鏡中心(14個診療室)、專科門診(5個診室)。亞專科設置齊全,共有消化道早癌及內鏡微創診療、膽胰疾病及ERCP、超聲內鏡及介入診療、功能性胃腸病及消化動力性疾病診療、炎癥性腸病診療、靜脈曲張精準治療、小腸鏡及膠囊內鏡診療、腸道微生態診療8個亞專科。 消化內科能開展所有消化內鏡術式,隧道內鏡技術優勢明顯:學術帶頭人龔偉主任為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隧道內鏡學組副組長,在國際上率先開展ESTD術,國內最早開展POEM、ESTD術并在國際最早上發表ESTD、STER論文的學者之一,常年多次國際及國家會議和兄弟醫院進行手術演示。已開展省內首例G-POEM、華南首例Zenker憩室脊全層切開術、廣東省首例十二指腸ESD。消化內鏡微創切除及隧道內鏡技術綜合實力達國內領先水平。 消化道早癌內鏡診療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在深圳市牽頭成立消化道早癌防治聯盟,率先開展社區人群消化道早癌篩查。早癌發現率、胃底腺型胃癌等疑難早癌診療量、消化道早癌ESD數量穩居全國前列,多位成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的消化道早癌大賽第一名。 【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隧道內鏡技術協作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內鏡分會消化內鏡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分會委員;中國醫教育協會消化內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常委。《中華消化內鏡雜志》編委。 【專業擅長】:在消化內鏡的診斷和微創介入治療方面經驗豐富,特別擅長運用染色放大內鏡診斷消化道早期腫瘤以及內鏡下微創ESD治療技術。在國內較早、華南地區率先開展經口內鏡肌切開術(POEM)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率先開展經內鏡粘膜下隧道剝離術(ESTD)治療上消化固有肌層來源的粘膜下腫瘤,目前在華南地區操作ESD,POEM,ESTD例數最多。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門診二樓名醫堂 周二(上午),門診二樓消化內科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結直腸息肉的危害與防治/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風水銅錢】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